立在办公室中央的写字板上,黑笔记着近期工作安排,字迹虽潦草,内容一目了然:从鲜品到干品,从直播到团购,本溪锦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赤松茸销售正在如火如荼展开。
这家坐落在本溪市明山区高台子镇塔峪村1组的农业公司成立时间不长,负责人李季告诉记者,公司是在宏熙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助力本溪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2年前,李季干着快递业二级代理,生意不温不火。后来,她回到塔峪村老家,开始尝试种植赤松茸。当年年底,6个大棚种植的赤松茸纯收入将近30万元,这让李季产生了扩大规模的想法。
今年年初,李季把种植面积从原先的6亩地扩展到60亩。但随着规模化发展有了雏形,她却遇到了难题,具体体现在雇工方式和规范化经营方面,“最主要的是种植技术也需要发展。”李季说。
通过向本溪市农业农村局咨询,李季了解到家庭农场可以解决她正面临的问题。所谓家庭农场,以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李季随即注册了宏熙家庭农场,并顺利雇到了更多工人。在种植技术方面,她得到了本溪市农业部门的帮助。11月24日接受采访时,李季正在赶往沈阳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路上,“家庭农场更利于得到农业专家的指导。”李季说。
据了解,家庭农场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可以向农户提供农资供应、技术培训、产品营销等服务,并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降低成本,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通过规范化种植,李季开始拓展线上直播与团购销售等多渠道经营,目前,销售地点除了本溪和沈阳外,还有浙江、上海、北京等,锦熙农业公司的注册成立正是为了扩大销售范围。
与李季的家庭农场有所不同,坐落在本溪市明山区卧龙村6组的乾庄种植农场是以采摘为主营方向,农场面积140亩。“旺季时日均采摘人数是500多人,淡季时日均也能超过100人。”负责人马丽介绍说。
进入乾庄种植农场,大棚里分别种着草莓、蓝莓、樱桃等水果,还有黄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我干过服装等行业,收入一般。后来,通过本溪市农业部门的扶植,开起了家庭农场,现在的年收入在50万元左右。”马丽说。
来自本溪市农业农村局的统计,本溪市目前纳入全国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有1364个,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12个,其中省级64个,市级19个,县级29个;1364个家庭农场中在工商登记的有308个,有注册商标的57个。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溪市的家庭农场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的基本方向和有效途径,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让农民放心外出打工,助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图片由记者许蔚冰摄)
(记者 许蔚冰)
责任编辑:马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