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我来回答我要提问 知识问答首页 频道列表

尿素的分解过程是什么?

待解决1回答139点击

尿素的分解过程是什么?



离问题结束还有8天8小时18分5秒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暂无最佳答案    我来回答
尿素加热分解方程式是CO(NH2)2→→加热160℃→→NH3↑+HCNO。

过程:

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氰酸。

对应化学性质:

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将脱氨成缩二脲。硫酸铜和缩二脲反应呈紫色,可用来鉴定尿素。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C=O),再三聚。】

其他化学性质:

1、尿素可与酸作用生成盐。

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异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2、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尿素的应用:

1、医学领域:

皮肤科以含有尿素的某些药剂来提高皮肤的湿度。非手术摘除的指甲使用的封闭敷料中,含有40%的尿素。

测试幽门螺杆菌存在的碳-14-呼气试验,使用了含有碳14或碳13标记的尿素。因为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使用尿素来制造氨,以提高其周边胃里的pH值。同样原理也可测试生活在动物胃中的类似细菌。

2、农业领域: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畜牧业可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

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